首頁 >> 企業(yè)新聞 >

研究人員用來自患者的細胞創(chuàng)建3D腫瘤模型

2021-08-29 14:40:06 來源: 用戶: 

2021年8 月 20 日——以色列研究人員使用癌癥患者的組織樣本成功打印了一個活躍、可行的膠質母細胞瘤 3D 腫瘤模型。除了在個性化醫(yī)療方面的潛在應用外,這一成就有望加速藥物開發(fā)并增加已開發(fā)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的機會。結果于 8 月 18 日發(fā)表在《科學進展》上。

當前的癌癥模型,尤其是傳統(tǒng)的 2D 培養(yǎng)皿腫瘤模型,缺乏對正確表達癌癥生物學復雜性至關重要的腫瘤-基質相互作用。這種無法重建腫瘤微環(huán)境的能力是在實驗室研究中顯示出希望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失敗的原因之一。

在這項研究中,特拉維夫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兩種不同的生物墨水在 EnvisionTEC 3D 生物繪圖儀上打印 3D 膠質母細胞瘤腫瘤,重建了動態(tài)腫瘤微環(huán)境:腫瘤生物墨水包含天然聚合物纖維蛋白原和明膠,犧牲血管生物墨水由熱可逆性生物墨水組成。 , 生物相容性合成聚合物。

為了模擬真實的腫瘤微環(huán)境,該團隊在 3D 模型中添加了源自患者的膠質母細胞瘤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此外,通過用腦周細胞和內皮細胞涂覆犧牲血管生物墨水,創(chuàng)建了可灌注的血管,血細胞和藥物可以通過這些血管流動,進一步增加了模型的真實性。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最具侵襲性和最致命的惡性腦癌。研究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并為其開發(fā)治療方法的科學家們一直對在 2D 塑料制品模型中開發(fā)的實驗室模型的局限性感到沮喪,這些模型無法在體內復制給定治療的多種效果。

“與所有組織一樣,癌癥在塑料表面上的表現與在人體中的表現非常不同,”首席研究員 Ronit Satchi-Fainaro 博士說,他是癌癥研究和納米醫(yī)學實驗室的負責人,也是 Morris Kahn 3D 生物打印技術的負責人。特拉維夫大學癌癥研究計劃,在一份聲明中。“大約 90% 的實驗藥物在臨床階段失敗,因為實驗室中取得的成功無法在患者身上重現。發(fā)生的情況是癌癥藥物在塑料模型中表現良好,但這種成功并沒有轉化為患者.”

這個問題激發(fā)了 Satchi-Fainaro 和她的同事開發(fā) 3D 生物打印腫瘤模型,以用作更現實的平臺,用于快速藥物篩選和預測患者的治療結果。

為了測試 3D 模型的臨床相關性,研究人員評估了患者來源的癌細胞對替莫唑胺 (TMZ)(一種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的反應。來自三個不同患者的細胞被接種到 3D 打印的腫瘤模型中,為了比較,在 2D 塑料模型(24 孔板)中。然后,連續(xù)三天使用不同的 TMZ 濃度。為了測量 TMZ 在每個模型中的功效,研究人員測量了相應的半數最大抑制濃度(IC50 值)。

結果表明,在 2D 培養(yǎng)物中觀察到的 IC50 值在不同患者的細胞中幾乎相同,而在 3D 打印模型中生長的每種細胞類型表現出不同的 IC50 值。這一結果與不同患者對同一療法的反應不同的觀察結果一致——這種現象構成了個性化醫(yī)療的基礎。事實上,獲得這些細胞的三名患者對他們的 TMZ 治療的反應都不同,并且每位患者的存活時間也不同。

Satchi-Fainaro 吹捧了 3D 打印模型在個性化治療篩選中的潛在應用。

“如果我們從患者的組織中取樣,連同其細胞外基質,我們可以從這個樣本中 3D 生物打印 100 個微小腫瘤,并以各種組合測試許多不同的藥物,以發(fā)現針對這種特定腫瘤的最佳治療方法,”她說。

作者還設想了 3D 打印模型作為藥物發(fā)現和開發(fā)的平臺。

Satchi-Fainaro 說:“我們可以在 3D 生物打印腫瘤上測試多種化合物,并決定哪種化合物最有希望作為潛在藥物進行進一步開發(fā)和投資。”

此外,除了替代 2D 塑料培養(yǎng)物外,作者還建議 3D 打印模型可以替代動物模型進行臨床前癌癥藥物篩選研究。作者寫道,在膠質母細胞瘤研究中,動物模型特別難以建立和監(jiān)測,需要許多動物才能獲得低方差結果。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分享:
最新文章
大家愛看
頻道推薦
站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