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扎實工作,認真組織,周密實施,穩(wěn)妥操作,搞好分層次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和環(huán)節(jié)入手: 根據“因材施教”的理論,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適合他們自己的教學目標。
2、八十年代,美國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二十多年來該理論已經廣泛應用于歐美國家和亞洲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上,并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3、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yōu)勢組合。
4、所以,對學生而言,某一方面的差距,不代表人的差距,某一時期的差別,更不代表終身的差別。
5、我們要有耐心,要有“等待花開”的精神。
6、因此,在教學時,我們不能整齊劃一,一味強求同一標準。
7、分層教學的應用,可以加強學生信心、提高學生能力。
8、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日有所進。
9、比如:探究特殊角的銳解三解函數值時,要求學困生能夠熟練地背誦和默寫數值,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要求中等生能夠進行簡單的綜合計算;要求優(yōu)生能夠做一些有擴展性的綜合運用題。
10、在給學生分等定級之后,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智力結構特點,合理地確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
11、例如初中地理“地球的運動”的分層目標如下:對后進生,讓其掌握地球運動的兩種主要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時間和現象;對中等生,在后進生目標的基礎上,能使教材中的“靜態(tài)”知識變?yōu)椤皠討B(tài)”知識,讓“死”圖“活”起來,并能繪制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示意圖;對優(yōu)等生,在前兩級的目標基礎上,能熟練運用本節(jié)知識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如五帶的劃分、二分二至點的時間和太陽的直射點等。
12、實施這一環(huán)節(jié)應注意目標的制定一定要體現層次性。
13、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基礎選擇目標,這樣既可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內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發(fā)每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興趣,增強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使他們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探求”,使教學效果及學生參與達到最佳。
14、 對作業(yè)分層布置,運用的是階梯原理,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步驟,只有分層布置作業(yè)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學習成果。
15、分層輔導學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各層次學生可以利用教師輔導的機會及時解決問題。
16、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理解,在學習新知識時就不會完全掌握,對于學困生的輔導,教師應主要強調新舊知識的連貫,幫助學困生鞏固以前的知識,理解并簡單運用新知識;對于中等生,應主要強調本節(jié)知識的鞏固掌握,采取練習的形式來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對于優(yōu)生,除了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新知識以外,主要強化他們對本節(jié)知識和其他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后續(xù)知識的聯(lián)系,簡而言之,教師對學生的分層輔導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夯實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新舊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后續(xù)知識的聯(lián)系”。
17、分層輔導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根據教學目標,在布置作業(yè)和課堂練習時,教師要精心設計,盡可能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訓練,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19、對后進生,可布置一些較為簡單的基礎題,既能使他們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又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樂;也可使其通過訓練,更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20、對中等生,要在大綱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適當拔高;對優(yōu)等生要廣泛調動其積極性,讓其能鉆、能拼,布置作業(yè)和練習當然要拔高標準,使其盡可能“吃得飽”。
21、 以前的評價是“唯分數論”,究竟得6分的同學是不是就一無是處呢?魏書生老師曾經這樣評價一句語文考8分的同學“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種成績,我相信你可能還有很多可以得分卻沒有得分的地方,如果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考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改變這種狀況。
22、”后來這位同學在魏老師的鼓勵下語文成績突飛猛進,走向了成功。
23、對于學困生,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正確看待自己取得的學習成績;對于中等生,也需要讓他們樹立自信,進行激勵,幫助他們審視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對于優(yōu)生,正確地肯定他們的成績,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幫助他們認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尋求解決辦法,然后引導他們做好下一階段學習的準備,調整心態(tài),繼續(xù)努力,不同的評價會取得同樣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共同提高數學成績。
24、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具有導向,激勵的功能。
25、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起點為標準的相應評價,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學習自信心,成為他們不斷進取的動力和催化劑。
26、對后進生采取表揚評價,并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尋找閃光點,肯定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對中等生,針對成績采取激勵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們不甘落后,積極向上;對優(yōu)等生采取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更加努力拼搏。
27、在階段考查、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等級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建立動態(tài)的分等定級機制。
28、對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則降低一個層次。
29、這樣不但可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而且有利于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陷,繼續(xù)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30、 分層教學的實施有一定難度,主要的阻礙因素在于社會的不認同,傳統(tǒng)思想認為分層教育就像是把人分為了幾個等級,使得個人的自尊受到打擊,影響個人的人格發(fā)展。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