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人讀書的方法文言文,古人讀書的方法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董遇“三余”讀書法: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時間讀書,哪“三余”呢?他說:“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
2、”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么農(nóng)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時間。
3、抓住這三種空余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
4、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環(huán)境和節(jié)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于抓緊一切空余時間讀書的精神,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5、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
6、這里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個擊破。
7、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chuàng)并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shù)過盡之。
8、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9、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10、”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nèi)容豐富。
11、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12、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
13、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
14、數(shù)遍之后,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nèi)容便熟識了。
15、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歸納而成的。
16、他曾經(jīng)精選了《孝經(jīng)》《論語》《詩經(jīng)》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后規(guī)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
17、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18、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
19、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20、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
21、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
22、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
23、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
24、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25、”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
26、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nèi)容實質(zhì);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7、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28、陳善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入書出書”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
29、既要讀書認真鉆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yǎng),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30、鄭板橋“求精求當”讀書法: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31、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32、實際上,鄭板橋并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diào)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nèi)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lián)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
33、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
34、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
35、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
36、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
37、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38、張溥“七焚”讀書法: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diào)讀寫并用,強調(diào)“眼到、手到、心到”。
39、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里默讀。
40、第二步,抄完后高聲朗讀一遍。
41、第三步,朗讀后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
42、燒完之后,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
43、這樣反復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44、張溥藉此苦讀成名,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