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肉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肉蔻的功效與作用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名 稱 中文名稱: 肉豆蔻 中文拼音: jin yin hua 拉丁學(xué)名: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別 名: 豆蔻,頂頭肉,迦拘勒,麻失,扎地,玉果,肉果 屬 性 來 源: 本品為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的干 藥 性: 辛,溫。
2、 工 藝: 4~6月及11~12月各采一次。
3、去掉假種皮及種皮,種仁用石灰乳浸一天后,緩火焙干。
4、 作 用 主治(功效): 溫中行氣,澀腸止瀉。
5、用于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6、 用 法: 內(nèi)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7、 注意事項(xiàng): 濕熱瀉痢及陰虛火旺者禁服。
8、用量不宜過大。
9、 以豆蔻命名的中藥主要有白豆蔻、草豆蔻、紅豆蔻和肉豆蔻等。
10、而這些豆蔻均含揮發(fā)油,具芳香之氣,功效較相近。
11、 以豆蔻命名的中藥各藥之間還是有區(qū)別的,且藥用功效的偏重點(diǎn)也不同,而肉豆蔻和其它豆蔻的科屬更是不同。
12、臨床使用時,要區(qū)分清楚。
13、 草豆蔻: 又稱之為草寇、草寇仁、草果。
14、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種子團(tuán)。
15、夏、秋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曬至8~9成干,剝?nèi)ス?,取出種子團(tuán),曬干。
16、味辛,性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燥濕行氣,溫胃止嘔。
17、用量:煎湯,3~6克。
18、因富含揮發(fā)油,臨用時搗碎,入湯劑宜后下。
19、 白豆蔻: 又稱之為白蔻,殼蔻、豆蔻。
20、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實(shí),7~8月果實(shí)熟,剪下果穗,曬干或烤干。
21、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jīng)。
22、功能行氣化濕,溫中止嘔,開胃消食。
23、偏重于開胃消食。
24、用量:煎湯,3~6克。
25、因含揮發(fā)油,故不宜久煎。
26、煎藥時將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鐘,后下,煎沸約10分鐘即可,或研成細(xì)末吞服。
27、其果殼水煎劑可抑制志賀菌、痢疾桿菌等,對細(xì)菌性腹瀉有一定療效,可供藥用。
28、 肉豆蔻: 別名豆蔻、肉果、玉果,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種仁。
29、將其種仁在45℃低溫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黃樟醚),當(dāng)種仁搖之作響時即可。
30、味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
31、功能行氣化濕,溫中行氣,澀腸止瀉。
32、用量:煎湯,3~10克。
33、含揮發(fā)油,故不宜久煎。
34、提倡研成細(xì)末沖服,每次1。
35、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揮發(fā)油量損耗。
36、過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嚴(yán)重的毒性反應(yīng),應(yīng)引起注意。
37、生品作用相反,有瀉下的作用。
38、 紅豆蔻: 別名紅豆、紅蔻、紅扣、良姜子,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實(shí)。
39、于每年11~12月果實(shí)剛成熟時采收,將果穗割下后放置陰涼處通風(fēng)4~7日,等果實(shí)成深紅色時脫粒,去掉枝干,曬干。
40、味辛,性溫,歸脾、肺經(jīng)。
41、功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醒脾消食,解酒毒。
42、多用于溫中散寒或解酒毒。
43、用量:煎湯,3~6克。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