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天皇姓氏來源,天皇姓氏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姓的起源 古代人沒有姓,只有名。
2、后來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特別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后,在統(tǒng)治階級中間首先出現(xiàn)了氏和姓。
3、氏是古代國家中的一種政治組織。
4、每個氏都有自己的名稱,叫做“氏名”。
5、氏名是根據(jù)該氏族在朝廷中擔任的職務(wù)或該氏族居住、管轄的地方命名的。
6、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門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稱為忌部氏,而出云氏、近江氏則是統(tǒng)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
7、古代的“性”是賜與氏的稱號,以表示該氏的社會政治地位。
8、姓有幾十種,它類似爵位,是世襲的。
9、各姓之間等級分明。
10、例如:臣、連、君、直等。
11、除氏、性以外,公元九、十世紀時還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稱號叫苗字。
12、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
13、苗字即一個家族從氏族本家分離出去后的新姓。
14、要言之,古代人的姓有氏、姓、苗宇三個部分,分別表示一定的意義。
15、一個古代貴族的姓名寫出來往往很長,如“藤原朝臣九條兼實”。
16、其中:藤原是氏名,朝臣是姓,九條是苗字,兼實是名。
17、后來,新的苗字大量增加,氏、姓、苗字逐漸臺為一體,統(tǒng)稱為苗字:在今天的日文中,苗字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姓的意思. 在既有氏、性又有苗字的貴族統(tǒng)治階級當中,天皇是一個例外。
18、歷史上的天皇都沒有姓,只有名。
19、在古代,天皇被認為是天神的后代,具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因而也就沒必要有性。
20、不僅是天皇,就連皇后和天壘的子女也都沒有姓(天皇的女兒長大出嫁以后,可以姓丈夫的姓)。
21、 氏、姓和苗字是權(quán)勢的象征,因此在名前面冠以這些稱號是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特權(quán)。
22、而廣大勞動人民一直沒有姓,只有名。
23、明治維新(1868年) 以后,廢除了封建的等級別度,到明治三年(1870年),政府決定;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可以給自己取姓。
24、但是由予長期形成的習慣,許多人還不敢結(jié)自己取勝。
25、為此,政府于明治八年(1875年)再次規(guī)定:所有的國民都必須有姓。
26、從這時起,家家戶戶才都有了姓,子承父性,妻隨天性,世代相承,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27、 二、姓的含義 人是世界上姓最多的民族。
28、據(jù)統(tǒng)計,目前的姓約有十一萬左右,其中最常見的有四百多個。
29、 人的姓均有一定的含義。
30、以地名為姓是一大特征。
31、例如:有的人住在山腳下,便以“山下”或“山本”為姓;有的人住在水田邊,便稱“田邊”。
32、人的姓有許多是以“村”字結(jié)尾的,如:西村、岡村、森材、 木村等,這些姓最初都是來源于地名或村名。
33、此外,還有許多性是表示大自然現(xiàn)象、社會生活相思想意識的。
34、上至日月星民下至花鳥魚蟲,從職業(yè)住所到宗教信仰,幾乎都可作姓。
35、例如:高崎,意為島嶼的突出部分,大庭,是宮殿前的廣場,白鳥、小熊是動物;若松、高杉是植物;高橋、烏居表示建筑物;小野寺、西園寺表示宗教信仰;服部、秦則是古時從中國經(jīng)由朝鮮到定居的歸化人(即移民)的姓。
36、 女子出嫁后要隨夫姓(男子入贅則隨妻姓)。
37、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松崎君代結(jié)婚后隨夫姓改為“栗本君代”。
38、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新的民 法規(guī)定:夫妻雙方可以根據(jù)婚前所定,或隨夫姓,或隨妻姓。
39、但大多數(shù)女子婚后仍照的習慣隨夫姓。
40、 三、名的含義 人的名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含義。
41、例如:人名中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表示倫理道德;良、吉、喜、嘉等表示吉慶;龜、鶴、松、千代等表示長壽;君代等表示遠久,廣、博、浩、洋等表示智慧。
42、有些表示死亡、疾病、邪惡含義的字,如:瘦、饑、瘦、苦、怪、邪等是人們所忌諱的,一般不用作名。
43、 有些名具有特定的含義,如:山本五十六,“五十六”是因出生時其父年五十六歲而得名。
44、男子的名多表示威武、英侵、忠信等內(nèi)容。
45、如:黑田俊雄、奧野高廣、和田英松等。
46、此外,以排行為名也是男子名的一個特征。
47、如:羽仁五郎、城山三郎、新田次郎(即次子)。
48、男名的用字很廣,一般來說,目前以郎、雄、男、夫等字結(jié)尾的名較多,如:小林秀賴、三本武夫、岸俊男。
49、明治維新以前,有許多男子叫“兵衛(wèi)”或“左(右)衛(wèi)門”。
50、這類名起源于古代。
51、公元八世紀時,天皇朝廷內(nèi)設(shè)立了五個負責保衛(wèi)天皇和宮廷的機構(gòu),即衛(wèi)門府、左右兵衛(wèi)府和左右衛(wèi)士府,臺稱五衛(wèi)府。
52、那些最早叫“兵衛(wèi)”或“左(右)衛(wèi)門”的人多半是在各府中服役的軍士,有的則是這些軍士的直系親屬。
53、不過,這些陳舊的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使用了。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