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缶字旁的字,缶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缶”實際上是一種古代的酒器。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盛大的宴會當中,人們經(jīng)常用這種青銅的酒器飲酒,喝到興致處,便一邊敲打著盛滿酒的酒杯一邊大聲吟唱,特別是招待尊貴的客人時更是如此,以此表達“有朋自遠方來”的歡欣鼓舞之情。
3、 1《說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鼔之以節(jié)歌”。
4、鼔,敲擊;節(jié),和拍;擊缶亦作"擊缻"。
5、秦人或以缶為樂器﹐用以打拍子。
6、 2《詩經(jīng)·陳風·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墨子·三辯》中記載:“昔諸侯倦于聽治,息于鐘鼓之樂,士大夫倦于聽治,息于竽瑟之樂,農(nóng)夫春耕夏耘,秋殮冬藏,息于瓴缶之樂”;《淮南子·精神訓(xùn)》:“今夫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為樂矣”,說明“擊缶”是民間低級文娛形式。
7、 3《周易·離》九三爻辭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耄之嗟,兇。
8、”意為夕陽余暉,叩缶而歌是垂暮老人的挽歌。
9、《莊子·至樂》中載:“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10、”證明其中的“鼓缶”是喪禮的內(nèi)容。
11、 4李斯《諫逐客令》有“擊甕叩缶,彈箏博髀”句,形容秦國音樂文化落后。
12、戰(zhàn)國以前,秦處西陲,文化低,無音樂教材,喝到半醉,以擊著瓦缶,手拍著大腿打拍子嗚嗚而歌。
13、到戰(zhàn)國中后期,秦國引入鄭和衛(wèi)之民樂,古典宮廷韶樂。
14、秦人以“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為恥,忌諱提及此事。
15、 5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16、”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17、”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18、”秦王怒,不許。
19、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20、秦王不肯擊缶。
21、相如曰:“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2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23、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24、這個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藺相如反擊秦王羞辱趙國的有力舉措,因為秦人不善器樂,難為高雅正統(tǒng)之聲,只會擊缶為娛,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擊缶而反擊羞辱之,捍衛(wèi)了趙國尊嚴。
25、 6擊缶,就是敲瓦罐,“擊缶而歌”非優(yōu)秀正統(tǒng)音樂,在中國文化里面是貶義。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