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細胞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導航自己的路徑,還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其他人的動作,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現在首次展示了這一點。他們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新研究還提出了一種可能導致癡呆癥患者迷失方向的機制的解釋。
無論您是穿過擁擠的行人專用區(qū),還是在團隊比賽中努力爭取進球,在這兩種情況下,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動作,還要考慮其他人的動作,這一點很重要。這些導航和定向過程由腦細胞執(zhí)行,這些腦細胞記錄我們當前的位置、我們來自哪里、我們正走向哪里以及我們正在看哪個方向。
通過他們的聯合活動,他們創(chuàng)建了我們周圍環(huán)境的“地圖”。這些細胞的一種特殊類型是所謂的內嗅皮質中的網格細胞,內嗅皮質是顳葉中部的一個小大腦區(qū)域。它們的功能就像大腦自身的 GPS,因為它們不僅代表我們在空間中的位置,而且還可以將其與同一空間中的其他點相關聯。
這些網格細胞是否也參與繪制這張地圖上其他個體的運動,這是維也納大學心理學系的伊莎貝拉瓦格納和克勞斯拉姆領導的科學家們解決的問題。為此,科學家們對參與者進行了測試,他們要么在虛擬環(huán)境中自行導航,要么在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測量大腦活動時觀察他人的動作。
他們發(fā)現,在觀看他人時記錄的大腦活動與網格細胞的活動相當。此外,該團隊能夠證明該活動是與導航過程相關的更大大腦區(qū)域網絡的一部分。然而,有趣的是,事實證明,一個受試者越善于追隨他人的道路,這個網絡就越不活躍。“我們將此解釋為網格細胞的更高效率,這可能會減少參與更大大腦網絡的必要性,”Wagner 解釋道。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